《土地管理法》修改起草工作再獲新進展 已完成修改
央廣網北京5月7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備受關注的《土地管理法》修改起草工作,又有新進展:目前已經完成修改,即將開始征求意見?!锻恋毓芾矸ā沸拚覆莅赋浞治樟私衲昙磳⑹展俚摹叭龎K地”改革試點的成果,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方面,探索建立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
“三塊地”改革試點進入關鍵點
2015年,經全國人大授權,全國33個市縣暫停實施部分法律法規,進行“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這項由全國人大授權開展的試點,被稱為“三塊地”改革試點。今年是“三塊地”改革試點的收官之年,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此前曾表示,試點為《土地管理法》修法提供了很多經驗。
姜大明:“兩年多來,各試點地區堅守底線,大膽實踐,改革已經探索總結出一批可復制且可推廣的成果。根據法治與改革同步推進的原則,我們在試點的過程中同步進行修法?!锻恋毓芾矸ā返男拚覆莅?,充分吸收了改革試點的成果?!?/p>
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規則
農村66.9億畝集體土地的改革備受關注,因為當前土地管理制度具有鮮明的“二元化”特征,農村集體土地不能入市交易,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必須先將農村集體土地的性質轉變為國有建設用地,才能入市交易。姜大明說,以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將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
姜大明:“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體現了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這樣一個改革的要求?!?/p>
打破二元結構好處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說,打破二元結構,構建城鄉統一的集體建設用地市場,淡化計劃和行政配置土地資源的色彩,將帶來諸多的改變。
馬慶斌:“簡單來講,實際上建設用地的供應量就增加了,原來蓋廠房或者進行商業開發,還需要改變土地的性質,手續比較多,程序也比較長,成本就提高了?,F在同地同價同權以后,開發速度就提高了,手續和環節減少,制度成本就會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也會降低?!?/p>
可能增加個人集體土地收益
分析認為,《土地管理法》修改后,不僅可能會盤活農村建設用地,還可能增加個人集體土地收益。配合《土地管理法》的修訂工作,《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的起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當中。
目前,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相對較低。以全國土地出讓為例,1995年全國每公頃土地出讓金純收益為66.1萬元,其中政府獲得47.2萬元,集體和農民獲得18.9萬元,政府與集體和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為2.5:1;到了2005年,這個比例擴大到9.7:1。
姜大明說,在農村土地征收方面,《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體現了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收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等改革經驗。
姜大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還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機制以及合理提高個人收益作出了規定?!?span class="ifengLogo">
- 沒有找到相關文章!
賀天強律師
辦公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金龍路259號財信城市國際4幢1-6 郵政編碼:401147
聯系電話:023-67531198 67531528 13983410815
微信號:s18875009371
E-MAIL:751408230@qq.com 853098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