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朋之間借錢應該怎樣追債不傷感情?
妻弟阿冰買房,阿火東挪西借湊了10萬元給他,礙于情面沒有打借條。直到發現追不回來的時候,才打電話追債,并錄音向法院提起訴訟……沒有借條的10萬元,法院會認定是借貸嗎?這起案子也牽出了一場人情與法理的爭議:親戚借錢,該怎么借?熟人(或親人)借錢該不該打借條?借條怎么樣打?如何追債才能“既不傷錢也不傷感情”?
沒有借條的10萬借款
阿冰(化名)是阿火(化名)的妻弟。2014年6月3日,阿冰要買房,急需用錢,向姐夫阿火求助。阿火手里只有1萬元,他向兩個兄弟伙借了9萬元,湊足10萬元存入阿冰的賬戶。
錢到賬后,解了阿冰的燃眉之急。此后,阿火也沒催著小舅子還錢,甚至連借條也沒有讓對方寫,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此后卻因此打了官司。
不同的一審二審判決
阿冰一直不還錢。2017年,阿火一紙訴狀將其訴至重慶某縣法院,請求判令阿冰償還借款本金10萬元。
此案如期開庭,被告阿冰未出庭,阿火對著空無一人的被告席講述起2014年6月以來的遭遇:“幾乎聯系不上,聯系上了,也沒法談還錢的事?!?/span>
法院一審時,阿火提供了一份電話錄音:在起訴前,他聯系上阿冰要求還錢。由于阿火無法證實通話人是阿冰本人。法院要求阿火提供補充證據,并將錄音刻成光盤提交法庭。然而,直到宣判前,阿火也未能提供上述證據。一審法院駁回阿火的訴訟請求。
阿火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市二中法院。二審審理中,阿冰委托母親到庭應訴。法庭上,阿冰母親確認通話錄音中的人就是阿冰本人。
市二中法院審理后認為,結合通話錄音中的內容,可以確認雙方當事人借貸關系成立。最終,法院依法改判,支持了阿火的訴訟請求,判令阿冰償還阿火借款本金10萬元。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沒有借條也能認定債務
一審、二審的判決不相同,阿火雖然歷經波折,但總算有希望要回借出去的10萬元。對于此案,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承辦法官也給出了評析。
本案中,阿火雖未能舉示書面的債權憑證證明(借條)其與阿冰發生了借貸關系,阿冰的母親在二審審理中也否認借貸關系,但她認可了通話錄音中另一方是阿冰本人。
法官結合通話錄音,確認阿火與阿冰就借款10萬元達成了借貸合意,且阿冰確實收到了借款10萬元。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二審法院確定阿火已通過舉示“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證明了其與阿冰借貸關系成立,從而支持了阿火的訴訟請求。
法官指出,在民間借貸關系中,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債權憑證是較為普遍的做法。因為債權憑證(如借條之類)能夠清晰載明雙方當事人達成借貸的合意,并以簽名、捺印等方式將該意思表示固定下來。
但債權憑證并不是證明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借貸合同作為實踐合同,借貸雙方是否達成借貸合意、是否將款項交付才是法院判斷借款合同是否生效的重要依據。
新聞縱深
親戚、熟人借錢,怎么借?
親戚、熟人之間借錢,不注重細節,容易落得感情談崩,錢也要不回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丑話說前頭、借條寫清楚。這樣情感利益都兼顧到,就算撕破面子,還能保住銀子。
親戚、熟人借錢,應該怎么借?法律人士梳理了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1:寫借條
借條上的信息,至少需要包括借款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借款金額、借款時間、歸還時間、支付時間,如果有利息要求,則一定要寫上利息。最后由借款人簽字、按手印。還要注意,欠條和借條是不同的。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不能混淆了“借”和“欠”兩個概念,兩者的訴訟時效也不同。
關鍵詞2:保留證據
合同法規定,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或者通過網絡貸款平臺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借款合同生效。也就是說,我們通過支付寶、微信方式轉賬的記錄,都可以作為出借的憑證,所以一定要保留。
如果礙于情面,沒寫借條,或是現金交易,在決心起訴以前,也可以補錄一些證據。例如,在日常的來往中可以給對方一些暗示性的語言。比如說:我最近手頭有點緊,許多賬該要要了。
如果對方裝作沒聽見,不回應,而且對方已超過了還款日,那你就選個適當的場合帶上錄音設備,帶上見證人直截了當向他挑明。
需要注意的是,態度要堅決,要求對方解釋一下不還款的原因,寫一張還款計劃,包過日期、金額??梢詫捪迬滋?,注意一定要錄音,防止日后反悔。
關鍵詞3:合法用途
司法規定了兩個借款年化利率的界限:
第一個是司法保護區,年利率24%以下的民間借貸法院予以司法保護。
第二個是無效區,年利率超過36%的民間借貸超過部分法院將認定無效。
第三個是自然債務區,即年利率為24%至36%,這個區間作為一個自然債務,給了不用還,沒給不能要。如果要提起訴訟,法院不會保護出借人。
如果是借款人明知借給對方的錢,是用于賭博、販毒、吸毒等非法活動。法律是不予保護的,就是到法院訴訟也要不回來。換句話說,發現熟人(親人)借錢的目的不純,就要多留個心眼了。(記者 張旭 實習生 鐘堯)
- 沒有找到相關文章!
賀天強律師
辦公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金龍路259號財信城市國際4幢1-6 郵政編碼:401147
聯系電話:023-67531198 67531528 13983410815
微信號:s18875009371
E-MAIL:751408230@qq.com 853098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