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上海Z世代消費者飲料偏好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就Z世代——即95后、00后人群對飲料消費偏好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隨著Z世代消費能力與潛在價值不斷釋放,95、00后人群在食品飲料上的消費能力提升明顯,超半數上海Z世代年輕人一周內購買飲料次數為3次及以上,對氣泡水、奶茶、咖啡等新式飲料表示青睞。
Z世代飲料消費向場景化發展,58%的上海Z世代學習場景首選氣泡水
據調查,上海Z世代飲料消費頻次較高,與其他年代人群在飲料消費時注重功能需求不同,Z世代人群認為飲料消費是一種自我滿足,更在意獲得快樂、表達個性、緩解焦慮等情感需要,在情緒價值驅使下Z世代飲料消費開始呈現場景化消費趨勢。
《報告》顯示,上海63%的Z世代在工作場景中首選咖啡,58%的Z世代在學習場景下會首選氣泡水,65%的Z世代在社交場景下首選奶茶。值得注意的是,氣泡水在餐飲場景中增勢明顯,在消費者佐餐選擇中躍居第二。調研人群中,有39%的人群表示會在餐飲場景購買氣泡水。
Z世代口感與養生同樣看重,近八成上海年輕人奉行“低糖主義”
在社會快節奏轉速影響下,長期處于“被加速”狀態的Z世代在尋求味蕾刺激的同時,逐漸展現出前置養生需求,調查過程中不少Z世代消費者表示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已經自發開始“抗糖”“減糖”。調研結果顯示,上海Z世代喝飲料時同樣追崇“低糖主義”,他們既想要飲料好喝,又希望含糖量更低。
調查顯示,上海60%的Z世代人群會因飲料配料表健康而選擇購買。其中,近8成上海95后、00后期待“0糖”或低糖飲料,首選“0糖”飲料的消費者占比高達41%,38%的人群會選擇三分低糖,選擇全糖或七分高糖的消費者不足2成。
在調研中不少Z世代人群表示,受到健康宣導及相關政策影響,已經意識到長期攝入大量糖分會對身體造成多種不良影響。實際上,早在2015年世衛組織就開始建議人們終身履行“減糖”議題,呼吁大眾每日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5克。與此同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同樣明確提出了減糖戰略目標,即在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將大力推動低糖無糖食品的生產與消費。
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Z世代步入大學、開始工作,逐漸釋放的消費能力與飲料消費偏好同樣在推動無糖飲料市場發展。根據此前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無糖飲料的市場規模于2018年進入高速發展期,到2020年市場規模已達到117.8億元,較2014年翻了7倍,預計在2027年突破276億元大關,這也意味著此前形成的傳統飲料市場即將迎來更迭,在“全民抗糖”趨勢下食品飲料行業的健康潛能將進一步被市場激發。
除此之外,在調研中發現,Z世代群體擁有極高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文化認同感,超6成95后、00后受訪者表示,相較國外品牌,首先會考慮國貨品牌。《報告》顯示,上海Z世代消費者中,超過半數消費群體在近一個月購買過國貨品牌的飲料,其中3成消費者選擇新銳國產飲料品牌,鐘情國潮、熱愛國貨成Z世代又一顯著消費特點。
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北京志起未來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認為:新國潮時代的品牌本質,要將‘匠心’注入企業文化,將‘品質’作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專心專注、堅持創新,為消費者提供精益求精的產品及服務。
他表示,“文化符號是‘點石成金’的魔方。但僅用‘國潮’的標簽來包裝出所謂新國貨,本身也只能是消費者一時圖新鮮和情懷感推動下的短時銷售。真正意義上的國潮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傳統品牌需要加強與新生代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同時要把“變與不變”的問題解決好。所謂的不變是傳統品牌精神特質,價值觀以及獨特表現形式的不變,這是其最本質的東西;要變的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講故事的手法,以及傳播和表達的渠道。
成立
家中外企業>合作伙伴
款全新產品>全案策劃
全新上市公司>業績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