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新動能持續增強,消費品工業亟待通過數字化轉型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釋放發展新活力。4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見稿)》,加快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深入實施,促進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征求意見稿》明確,到2025年,消費品工業實施數字“三品”的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主要目標包括,技術支撐能力顯著增強,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均超過80%。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在食品、家用電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產業發展生態不斷優化完善,創建50個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培育50個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廣300個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同時,為推進數字化賦能“三品”戰略深入實施,《征求意見稿》圍繞數字“增品種”、數字“提品質”、數字“創品牌”三方面提出十項重點任務和六項提升工程。
在數字“增品種”方面,推出更多創新產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培育智慧化的消費品,豐富和細化產品種類,加速新產品開發。并相應地提出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開展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在服裝、家紡、家用電器、釀酒、制鞋、鐘表等行業建立基于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加強智能產品開發,開發更多智能家電、智慧家居、服務機器人、可穿戴智能產品、適老化智能產品等終端新品。
推廣數字化研發設計促進產品迭代更新,并相應地提出數字化設計能力提升工程。在皮革、制鞋等行業推廣智能配方管理系統,優化原料選擇和配方設計。支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輕紡機械等行業應用三維建模、模擬仿真、虛擬測試等技術。
推進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重塑產品開發生產模式,支持服裝、家紡、制鞋、箱包、家用電器、家具、樂器、自行車、洗護、食品等企業基于消費數據采集分析,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重構生產組織模式。
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擴大綠色產品供給,鼓勵開發、應用、推廣智能、節能、節水、降耗技術和綠色低碳產品,并相應地提出了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能力提升工程。在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環保家具、纖維制品等領域推廣200種綠色低碳產品,以數據為驅動推進化纖、印染、皮革、造紙、電池、醫藥等行業綠色改造提升,推廣應用100種綠色工藝技術。
在數字“提品質”方面,將加大數字化改造力度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在紡織、家用電器、家具、皮革、造紙、照明電器、自行車、縫制機械、鐘表、乳制品、釀酒、飲料、原料藥等行業,培育一批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需求敏捷感知和產銷用協同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加強追溯體系建設助力提振消費信心,并提出了質量管控能力提升工程。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家具、造紙、塑料、食品等行業推廣應用機器視覺等技術和智能檢測裝備,降低不合格品率。在嬰幼兒配方乳粉、食鹽、肉制品、白酒、藥品、家用電器、家具等行業開展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強化全生命周期質量協同管控。
在數字“創品牌”方面,將借力數字技術打造知名品牌,借勢數字化變革趨勢培育新銳精品,借智公共服務機構塑造區域品牌新優勢。并提出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工程,圍繞強化品牌數字化管理能力、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國潮品牌創新發展提出具體內容。
其中,支持發揮地方政府及區域公共服務機構作用,打造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品牌聯合體,突出地理標志產品、主導產品。挖掘中國文化、中國記憶、中華老字號等傳統文化基因,推進國潮品牌建設,并依托跨境電商推動品牌出海,開拓多元化市場。
成立
家中外企業>合作伙伴
款全新產品>全案策劃
全新上市公司>業績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