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第六個中國品牌日即將到來。自2017年設立中國品牌日至今,民族品牌崛起之勢漸強,中國企業愈加重視品牌塑造,“國潮”、“國貨之光”在一些領域率先形成了新消費浪潮,給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族品牌正攪動著各領域固有的格局,在競爭中愈顯主動。而從宏觀角度來看,除了內生動力,外部環境也發生著諸多變化,變局悄然而至,國際競爭陣列松動,重塑機遇期正在來臨。
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品牌影響力愈加彰顯。作為中國經濟的主力軍和中國品牌的代表性力量,中國上市公司在機遇期敏感地探出頭,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塑造自主品牌,趕超國際強勢品牌,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品牌價值正在成為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值得尊重、值得期待、值得投資的重要標準。優秀的上市公司彰顯優秀的品牌價值,優秀的品牌價值印證優秀的上市公司。在變局中堅持價值引領,才有優秀品牌的崛起和從容前行的力量。
在此背景下,以“品牌機遇 價值引領”為主題的每經品牌100(指數)上線儀式暨2022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布會將于5月10日舉行。
在新消費領域,國潮已經成為青年群體的流行趨勢,這不僅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也引起了研究人士的好奇。
“新一輪國潮新消費的爆發并不是簡單的老字號翻新,或是新品牌的崛起,而是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品牌,無論在哪個行業,國潮的影響力開始普世化,這種改變令人感到驚喜?!?021年9月,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曾在2021未來商業高峰論壇上表示。
李志起還表示,“文化符號是‘點石成金’的魔方。但僅用‘國潮’的標簽來包裝出所謂新國貨,本身也只能是消費者一時圖新鮮和情懷感推動下的短時銷售。真正意義上的國潮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p>
傳統品牌需要加強與新生代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同時要把“變與不變”的問題解決好。所謂的不變是傳統品牌精神特質,價值觀以及獨特表現形式的不變,這是其最本質的東西;要變的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式,講故事的手法,以及傳播和表達的渠道?!皣薄北澈笫敲褡遄孕?,是民族情懷的彰顯,文化也是國潮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國潮力量的崛起是中國本土品牌影響力提升的一個縮影,在中國企業自主意識提升、國產化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之下,中國品牌的發展正在進入超車道。
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同時在國際市場迎來更多機會窗口。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方面2021年就撰文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第四輪科技革命、第四輪產業革命和第四輪經濟全球化第一次交織撲面而來……到2035年,原來意義上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其GDP將占到全球經濟總量的70%左右。
已有不少權威機構預測,中國將在世界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中國品牌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力量,必將在國際競爭面臨更多機遇與風險。
競爭格局的重塑,不免引發洗牌效應。以新能源汽車為例,燃油時代向電氣時代的演進過程中,數百年的汽車工業格局松動,群雄逐鹿之下,競爭的重心出現偏移,造車新勢力前赴后繼,中國本土品牌有了更多的角逐機會。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經濟發展承壓,企業界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局面,為變局的走向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品牌建設,中國經濟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作為經濟活動中的“血管”和“神經”,企業的判斷標準中,品牌價值的重要性提升,不論是是否值得尊重、值得期待,還是是否值得投資,企業在社會和資本市場的形象塑造中,都繞不開品牌價值表現。
企業需要堅守品牌價值,確立價值為引領的品牌路徑。
以當前在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走紅的關鍵詞“ESG”為例,這套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體系,本質上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為企業的品牌建設提供了更為具體的參照和“價值觀”。
照此路徑,中國上市公司將收獲一個更具共識性的“價值觀”及評價體系,可以預見,一些在ESG領域表現突出的企業,將形成強大的品牌價值影響力,吸引更多投資者。
事實上,堅持價值引領,也正是中國品牌的成長之道,并成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品牌戰略選擇。
成立
家中外企業>合作伙伴
款全新產品>全案策劃
全新上市公司>業績之王